隨著中國學前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入,以及國家與地方新政的相繼出臺,幼兒園集團化發展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幼教集團的生存和發展也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新的挑戰。10月27日至28日,由北京教育音像報刊總社《學前教育》雜志社、學前教育網主辦的第五屆幼教集團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來自全國各地的60余家幼教集團投資者和管理者分享探討了幼教集團健康發展之路。
在兩天的論壇中,國家教育部原基礎教育司司長、國家副總督學王文湛做了題為《學習貫徹文件精神,促進幼教事業全面發展》的發言,為與會者解讀了國家這兩年頒布的學前教育新政。教育部國家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教育體制改革研究室副主任王烽作了題為《健全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的發言,提出要基于學前教育的基本特征普及性、普惠性、選擇性等方面,從辦園體制、投入體制、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等方面搭建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框架,并從財政投入、規范管理、條件支持、保障公平、政策優惠、建立公司合作伙伴關系等方面,強化促進學前教育發展責任。他提出的公私合作模式,如公辦幼兒園私營、購買服務、基建項目合作、派駐教師劃撥編制,以及通過探索民辦園分類管理、創新教師人事制度、轉變政府管理方式、完善公共財政體制等方面來推動公私合作制度創新的舉措非常值得借鑒,有利于促進未來學前教育事業的繁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學前教育政策研究專家儲朝暉作了題為《幼兒教育的整體平衡與私立幼兒園發展策略》的發言,指出學前教育只有整體平衡發展才是好的發展,他分析了在當前形勢下私立幼兒園面臨的一些問題,如優秀師資流失、政府資助的"入公"效應等,提出了私立幼兒園"明需求,走大路"的整體策略,建議幼教集團投資者和管理者要認清世界學前教育發展趨勢、瞄準建立現代幼兒園的目標、在具體的時空環境中定位自身發展,并提出了先行改革、內涵為上、兒童中心、應需求變、適度優勢等具體策略。
幼教集團的發展依靠誰?如何健康發展?會上,來自英國、北京、臺灣、上海、山東、內蒙古、深圳、成都等地的幼教集團的投資者和管理者介紹了自己的經驗及做法。同時,主辦方還邀請了資深管理專家針對幼教集團的企業文化、如何規劃幼教集團的發展戰略、幼教集團的表轉化管理等議題展開分享,受到了與會人員的好評。
主辦方介紹,此次高峰論壇為幼教集團投資者和管理者提供了一個具有較強針對性、實用性并具有廣闊空間的交流平臺,促進了各地區幼教集團將整體水準、良好形象和社會影響力作為自身目標。通過在教育理念、辦學體制、科學管理、教育投資等方面相互交流與分享,引導幼教集團優化辦學理念,提高辦學質量,在擴大社會效益的同時,提高幼教集團的生命力和競爭力,逐步形成一批品牌幼教集團的新格局,從而促進各地區幼教集團話能夠實現健康、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