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由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等23個部門、組織共同舉辦。與往屆大賽相比,今年大賽賽事規模再創新高,賽項數目達到18個專業大類、96個比賽項目,參賽選手由去年的5000余人增加到近萬人,參賽隊伍4000支。同時,行業企業專家將全面參與到比賽的設計、命題和裁判工作中。
今年大賽首次在天津主賽場以外設立了河北、山西、吉林、江蘇等10個分賽區,并且將最大限度地開放辦賽。作為大賽的永久舉辦地和主賽區,今年本市承擔了45個比賽項目。其中,將有26個比賽項目在海河教育園區進行。大賽期間還將舉辦全國職業院校德育與校園文化建設工作會議、2012年民族地區職業院校教學成果展演、2012年全國職業院校學生技能作品展恰會、職業教育信息化教學成果展等活動。
動車司機等行當首次亮相
市人力社保局昨天發布,由14家委辦局聯合主辦的市級一類競賽——北京市第三屆職業技能大賽下月起開始報名。各企事業(機關)單位的職工,各職業院校教師、學生,私營企業、個體從業人員,失業人員,社會組織等均可參賽。
這次比賽共涉及二十多個行業的198個工種(職業),在數量、規模上達到前兩屆的總和。主辦方以現代服務業、現代制造業以及傳統基礎職業為主體,還首次納入了許多新職業、行業特色工種,如動車司機、城軌線路工、烘焙工、災害信息員、殯葬服務員、遺體整容師、墓地管理員、品酒師、理財規劃師、中藥炮制、育苗工、花卉園藝師、煤氣調壓工等。
本市目前技能崗位從業人員有550多萬人,但持職業資格證書的不足四成。在這些持證人員中,七成為初級工和中級工,高級工占20%,技師和高級技師只占10%。近兩年,本市對技能人才的缺口達到60萬人左右。之所以舉辦技能大賽,也是為了帶動更多的勞動者爭當技能型人才。
考評新方式:
6工種以論文答辯代筆試
除了工種大幅擴容外,此次比賽還首次創新了維修電工、電焊工、工具鉗工、數控銑工、數控車工、加工中心操作工等6個職業(工種)的考評方式。
據了解,這6個工種在決賽中將采取開放性實際操作的競賽模式,取消傳統應試答卷,引進“論文”及“答辯”的方式。也就是說,讓決賽選手結合實際工作總結提煉出自身在本職業(工種)工藝、技能、技藝等方面的創新點,用答辯的方式展示出創新成果,名次以此評定。此外,晉級選手還須把初賽、復賽實操作品帶入決賽,結合決賽成績進行綜合評價。
表彰新舉措:
晉級取證打破年限門檻
市人力社保局表示,與以往不同,獲獎選手不再受限于取證所要求的年限以及逐級取證的方式,他們將可直接晉級取得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如獲決賽前五名選手,只要是參賽職業有國家標準的,都可直接核發該工種最高級別的職業資格證書,即大多數參賽職業都可發國家一類職業資格證書(高級技師)。
而對于目前尚無國家職業標準的項目,暫不予頒發資格證書,但這不意味著“白忙活”。主辦方首次提出,會按資格證書發放比例,對市級決賽中前10名選手,由競賽承辦單位統一到北京市職業技能鑒定管理中心備案,待該職業國家標準頒布后,參照本次大賽技術標準,由承辦單位統一為獲獎選手辦理相應等級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據預測,此次大賽將吸引30萬人次參賽,最終有2萬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破格”獲取相應級別的國家職業資格證書。
此外,比賽的佼佼者還可享受到多項獎勵。如所有市級競賽獲獎選手直接納入北京市技能人才儲備庫;獲得技師、高級技師的選手可免費參加本市人力社保部門舉辦的相應職業(工種)的技師研修班;優先推薦參加享受北京市政府技師特殊津貼評選等。決賽冠軍還將被授予“北京市技術能手”稱號;優先推薦“首都勞動獎章”評選。主辦方還鼓勵企業結合實際自行制定獎勵措施,如工資晉級等。